24
2023
-
08
洛陽老君山
關鍵詞:
來源:公司內部
老君山,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占地面積26.66平方千米。相傳當年老子在此歸隱修煉,悟道后從這里騎著青牛去了函谷關。后人為紀念他,便把此山叫老君山,是道教中歷史最長的山脈。老君山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脈的主峰,海拔2217米,形成于十九億年前的大陸造山運動,它記錄著19億年來華北古陸塊南緣裂解、離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等構造演化過程,有較高科學研究價值。老君山現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北方道教信眾拜謁圣地,中原山水文化杰出代表。
歷史淵源
• 春秋時期,被公認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歸隱修煉,使之成為“道源”(道教起源地)和“祖庭”(祖師之庭)。
• 北魏始于其上建老君廟以紀念,自北魏起,老君山從山門七里坪入口處起,太清宮、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傳經樓、觀音殿、三清殿、老君廟等廟宇16處之多。歷代毀毀修修現存6處,以頂峰老君廟最為壯觀,在中原眾多廟宇中屈指可數。
• 唐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派尉遲敬德重修景室山鐵頂老君廟,并賜名為“老君山”。
• 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詔諭老君山為“天下名山”,并發帑金建殿,成為歷史上惟一被皇封為“天下名山”的中國山脈,同時是道教中歷史最長的山脈。
• 1997年,由國務院批準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景觀
老君山景區有景點179個,為中原地區集山水景觀與道教文化為一體的標志性景區。
• 玻璃觀景臺
玻璃觀景臺為河南省第一個懸空玻璃觀景臺。
• 金頂道觀群
老君山金頂道教建筑群依托山頂建筑,主要包括老君廟、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寶臺、玉皇頂、鐘鼓樓、南天門、朝陽洞、大道院、神道天橋、回廊等,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宮殿式建筑形式,特別是金殿、亮寶臺、玉皇頂三座金頂打造,成為老君山道觀群的亮點。
• 馬鬃嶺
馬鬃嶺是老君山主峰,也是伏牛山主峰,也是最高峰的位置所在,海拔2217米,是觀賞老君山自然風光的最佳處。
• 南天門
老君山的南天門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巧妙布局,充分體現了皇家建筑的規格。說起南天門,在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中都講究坐北朝南,就連天宮也不例外,人們認為,南天門是進入天宮的主要通道,道家則認為南天門是人和神仙的溝通之門。
• 十里畫屏
十里畫屏又稱石林,屬花崗巖峰林地貌景觀,19億年前,這里發生了震撼宇宙的大陸造山運動,使得這片原本完整的山體,成為了犬牙交錯的滑脫峰林。被地質界稱為:“花崗巖峰林”。這里秀麗的地貌景觀,被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專家趙遜先生稱贊為“迄今為止世界范圍內發現的規模最大的花崗巖峰林奇觀。”
• 云景天路
天路景區是一處集奇峰、怪石、云海、峽谷為一體的核心景觀帶,全長1380米。從峰林索道上站沿水平懸空道經青云峰、一線天、百草坪、通天峽、楓樹王與十里畫屏銜接,直達金頂道觀群,構成了完整的山岳經典風景體系。游天路一步一景,步移景換,依欄俯視腳下絕壁萬文,給人以騰空的感受,是老君山精華刺激的景區之一。
• 寨溝
寨溝風景區地處欒川縣城東5公里處,區內總觀賞面積16.8平方公里,主要有勝天湖、翠屏灣、黎花寨、洞天河、登天峽、騰龍峪六大部分景區組成。
• 追夢谷
追夢谷是一條人跡罕至的大峽谷,這里十里長峽原始次生林遮天蔽日,因山水的絢爛、叢林的幽靜,充滿了夢幻之美而得名追夢谷。先秦時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東周王朝圖書館館長李耳先生西出函谷關到茫茫伏牛山腹地尋找歸隱之地,就是從這里開始一步步跋山涉水,最終成就千古之師,道教始祖的。
• 太清觀
山頂太清觀始建于北魏,歷代重修,唐代尉遲敬德曾監工重修,明朝最為鼎盛,鐵椽、鐵瓦、金碧輝煌,千百年來,一直是豫、陜、皖、鄂等地眾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圣地。東南沿海香客也慕名前來,僅臺灣高雄九龍八風進香團每批朝山者就多達百人。
• 老子銅像
老君山內的老子銅像于2014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收錄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高的老子銅像”。
(來源:百度百科)
相關新聞
2023-08-24
2023-08-17
2023-08-10
2023-08-04
2023-07-28
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