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3
-
08
高爐螺旋壓球的適用性(2)
關鍵詞:
來源:公司內部
3. 結果
3.1. 強度測試
對七個長度為 67-81 mm的壓塊樣品進行了抗碎強度測試。如表4所示,正常狀態下的平均壓碎強度為24.64 kg/cm。機械跌落強度試驗所用的壓塊在試驗后進行了篩分,98.5%的壓塊尺寸大于5mm。經過 25、50、100 和 200 轉(定義為尺寸超過 5 毫米的部分)檢驗的壓塊碎片的耐磨強度分別為 93%、89%、80% 和 64%。耐磨強度測試結果見表5。
表 4. 機械破碎強度測試結果的平均值 (AVG) 和標準偏差 (SD)
長度 (mm) | 受力 (kg) | 強度 (kg/cm) | 強度 (kg/cm2) | |
---|---|---|---|---|
77.0 | 183.0 | 23.8 | 196.3 | |
81.0 | 192.0 | 23.7 | 195.4 | |
75.0 | 184.0 | 24.5 | 202.1 | |
68.0 | 170.0 | 25.0 | 206.2 | |
73.0 | 189.0 | 25.9 | 213.6 | |
73.0 | 198.0 | 27.1 | 223.5 | |
67.0 | 151.0 | 22.5 | 185.6 | |
AVG | 73.4 | 181.0 | 24.6 | 203.2 |
SD | 4.9 | 15.9 | 1.5 | 12.6 |
表 5. 在旋轉滾筒中進行的磨損強度測試的結果
轉數 | 成分 (%) | |
---|---|---|
>5 mm | >0.5 mm | |
25 | 93 | 95 |
50 | 89 | 90 |
100 | 80 | 82 |
200 | 64 | 69 |
3.2. 螺旋壓塊的還原實驗
實驗 A-F 期間出現的相對重量損失如圖 7 所示。實驗 A-D 和 F 期間螺旋壓塊和參考壓塊的膨脹如圖 8 所示。
圖 7. 螺旋擠壓壓塊(實驗 A-D)、球團(實驗 E)和參考壓塊(實驗 F)的重量損失 (%)
圖 8. 螺旋壓塊(實驗 A-D)和參考壓塊(實驗 F)的膨脹 (%)
根據圖 7 和圖 8,在實驗 A 和 B 期間,螺旋壓塊的重量損失似乎最為顯著,參考壓塊更易膨脹。TGA 數據提供了有關質量損失發生時間的更詳細信息。每個實驗的重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以及溫度曲線如圖 9 所示。
圖 9. 在螺旋壓塊(實驗 A-D)、球團(實驗 E)和參考壓塊(實驗 F)的還原實驗中,隨時間變化的重量變化 (%) 曲線
3.2.1. 不間斷還原實驗
在不間斷的實驗中(實驗A和B),下面詳細介紹了所有還原階段。 作為實驗中的最后一個化學反應,根據式(3),方鐵礦被還原為金屬鐵。
從圖 7 中可以看出,實驗 A 和 B 的相對重量損失幾乎相等:分別為 37.0% 和 35.9%。 圖 9 中所示的螺旋壓塊的重量損失曲線幾乎完全重疊。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盡管在40 分鐘等溫期期間重量略有下降,但是對重量變化的影響不大。因此,可以認為煤塊中含有的鐵完全被還原(RD = 100%),其余的重量損失是由于煤氣化造成的。
在約1000℃時,在還原管蓋的玻璃上和樣品籃的桿上觀察到白色物質沉淀。這顯然是鋅的排泄。如上所述,鋅的沸點很低,僅為 908 °C,其循環行為在高爐工藝中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問題。鋅很可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氧化鋅(ZnO)。在使用的樣品中,只有鋅含量為 0.17 wt.-% 的螺旋壓塊才會出現這種現象。其他樣品中的鋅含量要低得多。鋅可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例如氧化鋅 (ZnO)。 在所使用的樣品中,這種現象僅發生在鋅含量為 0.17 wt.-% 的螺旋壓塊的情況下。 其他樣品中的鋅含量明顯較低。
壓塊的膨脹很輕微,肉眼難以察覺,實驗 A 和實驗 B 的結果分別為 5.8% 和 10.7%。在還原試驗過程中,盡管照相機一直在運行,也無法檢測到膨脹的發生。由于溫度升高,壓塊并沒有膨脹,而是在籃子里滾動。在實驗前后對壓塊樣品的外部尺寸進行測量時,觀察到了輕微的變化。然而,圖 10 中的壓塊樣品在實驗 A 和 B 期間顯示出相似的開裂行為,表明在 1100 °C 的 40 分鐘等溫期間沒有發生明顯的開裂或其他外部變化。
圖 10. 在 (a) 實驗 B 和 (b) 實驗 A(即等溫期為 40 分鐘的運行)期間螺旋擠壓壓塊樣品中形成的裂紋
3.2.2. 間斷還原實驗
在間斷的實驗 C 和 D 中,相對重量損失較低:分別為7.5% 和 1.8%。從重量損失來看,這些還原階段的還原速度非常緩慢,盡管螺旋壓塊的還原速度快于參照樣品。根據公式 (4),在兩次實驗中,赤鐵礦首先還原成磁鐵礦。
在實驗C中,根據公式 (5),磁鐵礦還原成了方鐵礦。
在實驗 C 和 D 期間觀察到的膨脹分別約為 1.2% 和 0.5%,非常微小,測量結果的差異可能是由于測量不準確造成的,壓塊末端的不均勻形狀阻礙了測量。除了實驗C中的壓塊輕微變色之外,沒有觀察到其他肉眼可見的變化。即,由于磁鐵礦還原成方鐵礦。
3.3. 參考樣品的還原實驗
在實驗E和F中,鐵礦石球團和參考球團的相對重量損失分別為13.0%和24.8%。從圖 9 可以看出,還原行為與螺旋壓塊不同。球團在略低于 500 °C 時開始失重,這比其他樣品要晚。此時,可以認為赤鐵礦還原成磁鐵礦。當溫度接近 1100 °C 時,球團反應加強。實驗 A–D 和 F 開始時發生的重量損失將在第 4 節中進行更詳細的討論。根據實驗 E 中的重量損失,利用公式 (1) 和表 2 所示的球團化學分析計算出鐵礦石球團的 RD,RD為45.3%。 在球團中未觀察到裂紋。
與螺旋壓塊相比,參考壓塊在等溫期間損失的重量相對較多,但總體重量損失較小。碳含量低于螺旋壓塊中的碳含量,因此樣品顯然沒有完全還原。重量損失在 950 °C 以上最大。圖 11 顯示了參考團塊的膨脹行為,最顯著的膨脹發生在 1000 °C 以上,與螺旋壓塊的情況相比,膨脹率更高:23.7%,但沒有觀察到開裂現象。
圖 11. 在實驗 F 中,參考壓塊隨溫度升高而膨脹。
相關新聞
2023-08-24
2023-08-17
2023-08-10
2023-08-04
2023-07-28
2023-07-20